夕阳下的千年孤独

期次:第714期    作者:王毅   查看:83

可能是因为初春西北的风沙和寒冷,我来到宁夏银川的西夏王陵时,整个陵园就只有寥寥三五个游人。陵园出奇的静,有一种沉寂、苍茫的感觉。一座座黄土夯筑的陵台,孤零零地矗立着,夕阳依在远方那峻峭的贺兰山头,给黄昏的陵园染上了一抹淡淡的金黄。孤零零的夕阳下,孤零零的陵台,在空荡荡的陵园里,我的心似乎也一下子变得空荡荡的。

陵园很残破,虽然道路两侧修葺过的石人石兽依旧展现着慑人的威武,虽然几株千年古树依然伸展着苍劲的枝干,但更多的,却是一条条残垣断壁下裸露的石砖,遍地的瓦砾,还有那枯黄的杂草,让人看不出一丝当年的皇家陵园的气派,不免令人顿生出一丝丝悲凉和伤感。尽管如此,我还是一步步地靠近陵墓,一点点地用目光去寻找往日辉煌的痕迹,然而,带来的却是失望。

一阵狂风吹起,夹杂着黄沙在陵园里横冲直撞,我已经睁不开眼了,只能用心去感受历史的沧桑,去体味千年陵园的风霜雨雪。站在一座座陵台前,或许你不会为逝者的逝去而悲伤,但是,你绝对会为眼前的萧条而心情沉重!在这里,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孤寂,第一次感受到了“古道西风,枯藤老树”的“天涯断肠”,第一次感受到了“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无可奈何。也是在这里,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历史的冷漠与无情,一个文明的衰落与悲哀。

西夏,一个神秘的王朝。1083年,党项贵族李元昊在兴州(即中兴府,今银川)称帝,建立了大夏国,并创立了西夏文字。在以后的近两个世纪里,西夏先后与北宋、辽、金、南宋和蒙古鼎足而立。

元昊在建国之初发动了一系列对北宋的战争,结果是宋军大败,西夏掠夺了大批的资源。西夏很快就形成了“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依贺兰为固”的辽阔疆域。从此,在这块有着“塞上江南”之称的富饶土地上,西夏文明异军突起,蓬勃发展:西夏文字广泛使用,礼乐流行……使得西夏成为中华大地上又一个文明中心。而那一座座寺院高塔,一座座豪华陵墓,一本本文字典籍,还有那一块块耸立的石碑,不仅承载着西夏的文明,也烙下了历史的足迹。

1226年,成吉思汗亲征西夏,然而,西夏已是日薄西山,灿烂的西夏文明在蒙古人凶猛的铁骑下不堪一击,仅仅一年的战争,西夏统治者就被迫投降。而此时病危中的成吉思汗早已留下了“每饮则言,殄灭无遗?以死之,以灭之”的遗言。

蒙古的继任者窝阔台忠实地执行了成吉思汗的遗言,在占领中兴府后,他对城内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屠杀,并将西夏的一切典籍、文书付之一炬,西夏帝王苦心经营了十代的王陵也难逃厄运:建筑被摧毁殆尽,财宝被洗劫一空,甚至连石碑上的文字也被凿得难以辨认。西夏王朝在蒙古的铁骑下,终于彻底地淹没在历史的黄沙下,党项贵族和他们的西夏文明也彻底从历史上消失。惟有那一座座土夯的陵台在诉说着“当年拓地广千里,舞榭歌楼竞华侈”的大夏国都过去的一切。

一座座孤单而又破旧的陵台,记录的是一个民族和文明的泪与殇,夕阳的金黄又让我浮想起这里曾经的忙碌与辉煌、曾经的厮杀和毁灭,还有那历经沧桑、曾经千年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