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领域翱翔

——记化学化工学院李杨课题组

期次:第709期    作者:文/吴燕楚 杨菲 刘奎镁 图/邹游   查看:300
 

 

近日,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李杨课题组接连传出喜讯,多个研究成果陆续在世界顶级期刊发表,引起国内外学界关注。为了解李杨和他的课题组,记者走进了课题组实验室。

顶级期刊命中率66.7%

2015年,化学化工学院李杨课题组探索出芳炔中间体实现苯环多官能化的新途径,该成果发表在化学领域顶级期刊“JAC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影响因子13.038)上。基于在芳炔化学领域的积累,最近,李杨课题组又在英国皇家化学会期刊《Chemical Society Reviews》上发表了一篇综述文章(影响因子34.09)。

研究期间,李杨注意到抗癌药Niraparib在美国临床第三期实验结果十分理想,该抗癌新药主要针对女性卵巢癌晚期患者,可将患者的存活时间延长三倍以上,并大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经查阅资料,他们发现Niraparib的分子结构与他们正在进行的研究相关,课题组很快就把研究成果应用到Niraparib的高效合成中。另外,此方法也可快捷地合成两种消炎镇痛药非诺洛芬及卡洛芬。这一研究成果由石佳荣及徐海同学共同完成,其发表后成为J. Am. Chem. Soc.杂志20172月阅读量前20的论文。

据悉,李杨课题组自成立以来发表的7篇论文中(一篇为约稿亮点报道),国际顶尖期刊就有4篇,66.7%的命中率展示了李杨课题组的科研实力。

不休假的实验室

2012年,李杨以重庆大学“青年百人计划”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的身份加入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来到重大后,李杨没有急着发论文,而是沉心研究,坚守原始创新的科研理念。经过艰苦的积累,三年后,第一篇论文发表在JACS杂志上。论文发表后不久,李杨收到一位素未谋面的德国科学家的电子邮件。这位84岁的老科学家曾师从诺贝尔奖得主Wittig教授,且是该领域研究的先驱,1967年就写过一本重要的相关论著。他看到李杨的研究成果后十分兴奋,专门写邮件祝贺他,还把这本书从德国寄到了中国,作为礼物送给李杨。

李杨对团队的要求非常严格,在研究项目关键时期,李杨曾经对课题相关成员下过“死命令”:取消所有节日休假,包括导师本人!课题组成员从早上八点半到实验室,到晚上十点多才能结束工作离开实验室。到了攻关时期,课题组熬夜到半夜两三点甚至通宵也是常有的事。

每天晚上10点多从实验室回家后,李杨经常还要继续加班到深夜。“家人的付出真的很多”,他说,自己平时太忙,儿子已经一岁多了,全靠妻子照顾。直到今年过年才第一次陪儿子睡觉,结果小家伙特别兴奋,到深夜还不愿睡去。

其实早在美国及加拿大求学期间,李杨就习惯了这种艰苦的科研生活。每周工作六天半,只有周日下午他才有时间去中国城买菜,然后回家做饭。他笑着说,“我很厉害的,两个小时能做七个菜,两套食谱轮换着来,放进七个饭盒里每天带饭,可以连续吃七天。”他这样做是为了节省更多时间做实验,“这样一算,我每顿能吃上七个菜”,他打趣地说。李杨在实验室聊着化学的时候,眼睛里总是闪着光亮。

编辑挑不出毛病的论文

通常一篇高水平英文论文经过编辑之手,都会被指出一些逻辑错误或是在单词、语法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要求进行修改。而李杨课题组的论文,却让挑剔的JACS文字编辑都找不出毛病。

李杨拿着厚厚一叠画满红笔标注符号的论文说:“全文几乎没有文字上的修改就直接发表了。”

原来,这篇论文在终稿之前,光是在纸稿上就改了二十多遍。每一遍每一页,满满都是红笔批注和修改的字迹。为了激励学生,他把每一稿都留下来,以方便学生学习,不知不觉,原本薄薄的几页纸变成了厚厚的一本。

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确保了每一篇论文的质量。在课题组每个团队成员的眼里,化学不仅让他们痴迷,而且是一门值得付出心血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