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就是比他人多一份勤奋和努力

期次:第707期    作者:本报学生记者 陈梦渝 王洁   查看:137

 


    高誉耀,一个自信阳光、热爱公益的女孩,现为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3级本科生。大学期间,高誉耀连续三年综合成绩专业第一,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4次获得甲等奖学金,并曾获唐立新奖学金、长江电力奖学金等11项奖学金,目前已被保送至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对于如何保持优秀的学习成绩,高誉耀自有妙招——这就是她十分擅长记笔记。上课时,她会将笔记本按照七三比例划分,左边记老师讲授的重点,右边记自己的思考、疑问及灵感,然后利用课余时间结合问题去查阅相关书籍。她说:“可别小瞧这种记笔记的方式,我的一些论文选题和竞赛项目主题就来源于那十分之三。”临近考试时,她会用半天时间根据笔记和教材,分详略版整理总结出知识的逻辑结构和体系,理清各个知识点的相互关联,并在此基础上加深记忆,把握重点。另外,对于如何阅读,高誉耀也有自己的心得。她会把不同作者编写的同一类书对比着看。她说,或许两本书里面的内容可以相互补充,或许读完一本书后的疑惑能在另一本书中找到答案,而且,通过比较两本书的异同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让知识内化于心。正是因为这样的高效率和专注,让她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除了学习优秀外,高誉耀在社团工作和学生工作方面也很出色。她曾担任班长、众缘爱心社社长、优异生联合会(简称优联)主席。回望自己的大学生活,高誉耀特别感谢在众缘爱心社和优联的经历,她认为前者告诉了她应该做什么,后者教会了她应该如何去做。

在担任众缘爱心社社长时,高誉耀偶然接触到一个叫“慧灵”的智障人士帮扶机构,并参与了对智障人士的支教活动。在活动中,她发现这个特殊的群体还需要很多的帮助,她想通过提高智障人士的自主就业能力来帮助他们改善生活。这也成为了她后来的国创项目选题,该项目以优秀成绩结题。她和国创团队的同学们通过教智障人士制作手工皂、用咖啡渣进行有机盆栽等方式提高他们的自主就业能力,有效提高了智障人士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当她了解到“慧灵”的师资力量非常匮乏时,便发起了“特殊儿童支教”项目。每周四下午,他们都要去为智障人士和重师特教中心的特殊儿童上课,课程内容既包括绘画、唱歌、语文、数学等基础课程,也包括教他们骑车、外出与人交流、进行简单的物品购买等等。高誉耀说,智障人士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无论生理年龄多大,实际的心智年龄都只有几岁幼童的水平,而且有时会比较怕人,所以在与他们交流时需要非常耐心、细致,需要随时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一次,她去重师的特教儿童中心上课,一个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小男生非常排斥她。虽然有些气馁,但她还是没有放弃,一直耐心地教他画画、剪纸,下课陪他荡秋千。半天下来,这位小男生就开始主动和高誉耀交流了。大三时,她还根据自己在公益上的实践,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和相关理论分析编写了相关教材。即使现在她已经较少参与“慧灵”支教活动,但逢年过节,她都会收到“慧灵”机构的负责人艾大哥的祝福短信,并向她转达“慧灵”发展的近况。

在高誉耀看来,公益的本质就是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一次微不足道的举手之劳也是一次公益行为。比如,在别人需要时递上一张纸巾也能给别人带去温暖。她注意到学校门外有一些乞讨的老人,每次到食堂吃饭时,她会把自己的饭菜省一些出来给他们打包带过去,让他们吃上新鲜的饭菜。老人们都记住了这个善良的女孩。

后来进入了优联,高誉耀接触到了各个学院的优秀学生,在彼此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自我提高的同时,也与他们培养起了深厚的感情,还经常与他们组队去参加竞赛,并获得了包括“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铜奖、树声前锋杯MBA创业大赛一等奖在内的各类奖项20余项。在大二时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她第一次参与学术调研,当时的课题是“新常态下的大足县旅游资源开发战略分析”。这项比赛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起初他们纸上谈兵,理想化地构建了很多发展框架,但后来实地调研时却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还是很大,让她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句话有了具体而真切的感知。

高誉耀说,如果非要总结出自己的经验,那就是比别人多了一点专注,一点勤奋,一点努力。她认为,把握住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的价值,用努力和智慧将它们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最终会串成一条美丽的项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