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忆中的成昆铁路往事

期次:第667期    作者:窦绪华   查看:1005

    我于1964年至1970年,先后在铁道兵四十九团、铁道兵十师政治部任职。
1964年,毛主席发出“成昆铁路要快修”的指示。35.9万筑路大军从全国各地奔赴成昆线,在群山峻岭间全面开展了气势恢宏的大决战。
举世瞩目的成昆铁路,被联合国誉为20世纪人类三大奇迹之一。这条铁路穿越地质大断裂带,设计难度和工程艰巨前所未有。我庆幸自己参加了成昆铁路建设,当年部队筑路的桩桩往事至今仍难以忘怀。

                                 京城动员誓师大会

    1964年8月,北京秋高气爽。
    我所在的铁道兵四十九团突然接到上级下达的命令,部队要立即赴四川参加成昆铁路建设。
    团里紧锣密鼓地策划后,召开了全团官兵参加的誓师大会。庄严的会场设在五棵松军营,宽大的营区热闹非凡,“铁道兵志在四方”的歌声响彻云霄。
    主席台上,李平政委传达了上级关于修建成昆铁路的指令,团长罗景生即兴讲话,这位老八路用浓重的北方口音说:“我们四十九团是一支英雄的部队,解放战争屡建战绩,抗美援朝又立新功,朝鲜政府和金日成将军向部队发了几十面奖旗啊!而今,任务已经明确,我们要发扬战争年代那种‘革命加拼命’的精神,坚决完成修路任务。”
    罗团长目视会场的战士,右手一挥,说道:“你们要改行修铁路了,完成任务有没有信心啊?”
    “有!有!有!”只听会场内有节奏的回应声和一阵阵掌声此起彼伏……

                                       车到青龙场站
 
   1964年9月,秋花依然吐着芬芳。
   我们坐在向南飞驰的军用列车上,只见绿色的原野,金色的田园,纷纷从身边闪过。
   回望渐渐远去的北京,动员会上的誓言还在脑际萦绕。“锵锵!锵锵!锵锵!……”车轮不断转动,好像呼唤着筑路战士“向前,向前,向前……”
   列车前进着,飞驰奔向成都以南的青龙场站。部队的人员、物资、车辆均在此下车,这里成了成昆北段转运站。
   清清的岷江水从千年古镇流过,川流不息的浪花迷人醉眼。我随部队前行,沿途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一路上军歌嘹亮,“向前,向前,向前,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军歌久久在山谷回荡。

 

    作者(右)于1968年秋在四川凉山州米易县蔡家山隧道留影,左为铁十师科长宋家迪。

                                     从葫芦坝到白家岭

    葫芦坝位于四川省夹江县,与吴场大桥相邻,成昆铁路将穿越这里的黄泥山。
    葫芦坝工程于1958年开工,三上三下 ,数万民工在此挖山未果,留下一座荒山和烂泥潭,它成为成昆北段第一个“拦路虎”。
    1965年1月,我们新组建的铁道兵四十九团五营,奉命前往葫芦坝,担负起啃“硬骨头”的任务。
    营里召开干部、战士参加的施工大会,具有作战经验的赖营长遵照营技术组的意见,详细布置了施工任务。程教导员讲话说:“我们的口号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部队施工就是打仗,战争年代我们死都不怕,和平时期还怕困难吗?上级首长传话,成昆铁路修不通,毛主席睡不好觉,要骑着毛驴到渡口,大家努力啊!”施工的帷幕就这样拉开了!现场灯火通明,全营5个连队不论刮风下雨,全天24小时不停工,节假日照样上班。
   风雨无阻的施工场面相当壮观。连队上工时,肩扛铁锹的队伍里,连长走在前头,指导员走在最后,还领着大家高呼鼓舞士气的口号。“早日修通成昆线,让党中央、毛主席放心”的誓言,至今还存留在我的记忆中。
   施工现场没有机械,战士们劳作的工具主要是铁锹、手推车、后来架、小轨道车。大家用锹把土块、稀泥、卵石铲到车内,推着小车往前方出口倒掉,返回后又继续干。
   经过一千多名指战员一年的日夜奋战,硬是搬走了一座泥山,出色完成了施工任务。
   葫芦坝的艰苦岁月,在我的人生路上成为抹不掉的印记,我曾在日记中写道 :“葫芦坝,难忘怀,千名筑路铁军,日夜奋战泥山。
   黄泥山,稀泥潭,汽车开不进,动用机械难。
   指挥员,带头干,赖营长冲在前,后边紧跟程教导员。”
   1965年12月,我随部队转战白家岭,参与打隧道工程。
   汽车过了乐山县沙湾镇,沿着大渡河上行,眼前座座高山直插云端,峰峦叠翠,云雾缭绕,白家岭就挺立在山间。
   部队第一次担负打隧道工程,大家勤学苦练,不畏劳苦,很快掌握了山洞打眼放炮的技术。战士们从隧道出来,从头到脚全是泥灰、粉尘,许多战友因此落下风湿、腰肌劳损,甚至肺病等疾病,但他们以艰苦为荣,无怨无悔。
1   966年初,我接到上级调令,依依不舍地告别了白家岭。但当年部队开山炮声震长空、战天斗地、不怕艰苦、不畏牺牲,筑路施工的情景仍时常浮现在眼前。

                                彭德怀元帅视察海满隧道

    60年代中期,部队在恶劣的天气中转战到峨眉、峨边县境,发扬“吃大苦,耐大劳”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逢山辟路遇水架桥,施工捷报频频传来。特别是铁道兵十师四十八团施工的官村坝隧道首创月成洞百米,赵坪二号隧道创造月成洞300米、海满隧道竟创月成洞400米的惊人成绩,令全国人民刮目相看。党政军领导纷纷到工地视察,各省文艺团体也前来进行慰问演出。
    1966年4月,时任三线建设指挥部第三指挥的彭德怀元帅,在铁道十师后勤部长张新生陪同下,乘车到达铁四十八团驻地柏村。团长姜培敏、政委徐志超热情接待了彭帅,向他汇报了部队施工情况。而后,彭帅参观了海满隧道施工现场,在此蹲点工作的铁道兵十师参谋长段金城,立正向彭帅行了军礼。彭帅称他:“你是个标准的军人”。当彭帅进洞听了施工进度汇报后,他说了8个字 :“群策群力, 人定胜天。”这句话对部队鼓舞很大。彭帅朴实的作风和平易近人的品质,给部队官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跟随师长到铁路工地

    1968年初夏,我随铁道兵十师师长尚志功下部队检查工作。同行的有师司令部懂得施工技术的余参谋,还有司机和警卫员小高。我们4人乘吉普车从西昌出发,沿安宁河先后到德昌、米易县的部队工地,检查各个隧道、桥梁的施工情况。每到重点工点,尚师长都要听取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的详实汇报。
    铁道兵四十六团二连施工的金沙隧道因石质松软,又有泥浆溢出,非常容易发生塌方,只能用钢钎、大锤、手推车凿洞施工。全连干部战士克难攻坚,施工进度顺利推进,新战士功不可没。17岁学生兵蔡方鹿刚到工地,扶钢钎,抡大锤,头一个月手上全是水泡、血泡,脱了三层皮,长了三层茧,厚厚的老茧用刀子割都不流血。他后来负责点炮,在爆破作业中点了万炮以上,都安全完成了任务。
    四十六团八连连长张启友在隧道施工中,顶替小战士打眼,因岩石塌方牺牲。四十七团、四十八团、四十九团亦有类似伤亡情况传来。
    随后,我们到了称之为“破烂洞”的青杠坪隧道。铁路在这里横穿堆积石,干部战士需穿着雨衣进洞施工。尚师长不顾劳累和大家的阻拦,穿着深筒胶鞋进洞,头上不断有滴水和碎石落下,脚上满是淤泥,我们一行人都惊出一身冷汗。
尚师长一直走到施工作业队伍前面,同每一位干部战士握手,叮嘱他们注意施工安全。当得知因这里多次塌方,部队从岔河林场运来很多木材,架在坑道上施工,避免了人员伤亡时,尚师长肯定了连队抓安全施工的举措,希望他们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务。
    入夜,我们到达米易县弯丘四十八团机关,住进帐蓬板房。月光下,团机关全体人员在院坝集合,听取尚师长讲话。
第二天,我们前往蔡家山等隧道及其他工地查看工程情况。
铁道兵四十八团出色完成了成昆线北段任务后,又在中段承担了蔡家山等隧道攻坚任务。施工战士生活单调,“进洞上工,打眼放炮;下工回来,吃饭睡觉”。由于轮流进洞上班,工作十分艰辛,许多战士白天夜里都见不到阳光,脸色发白,但却带病工作从不叫苦,许多战士入伍3年几乎是打了3年隧道。他们心中始终装着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无私地为成昆铁路奉献青春。
    我跟随尚师长到工地,行程百余公里,历时二个多月,走遍了从西昌到米易县境内绝大多数施工工地,掌握了工程施工的基本情况及部队施工中涌现出的很多感人事迹。每到一处工地,尚师长都要认真听汇报,肯定部队取得的成绩,及时解决基层提出的问题,强调安全生产施工,关心看望患病的战士。他忠贞的爱国敬业情怀,爱兵如子的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尚师长升任铁道兵参谋长兼铁道部副部长。他离休去逝后,我写了一首怀念诗,发表在《中国铁建报》上:

冀中平原贫苦娃,
凄风悲雨度年华。
从军抗日硝烟里,
青纱帐中传佳话。
带兵打仗过大江,
横刀立马向天涯。
援朝抗美立大功,
阻击坦克传神话。
才别战场西南行,
指挥筑路凉山下。
困难岂挡英雄汉,
成昆竞开胜利花。

一袋花生米的故事

    铁道兵第十师部队,原系解放战争中的步兵一零一师,绝大多数营以上干部是山东人。我在成昆铁路建设中,有机会零距离接触到这些参加过解放战争的军人,大家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
    1969年夏天,我随铁道兵四十七团军需股长诸兆文,奉命执行一项短期任务。老诸1947年入伍,山东胶东人,高高的个子,黑红的脸庞,常带一个烟斗,吃饭总是蹲着,脸上挂着微笑,和善而纯朴。
    我们朝夕相处,他对战友特别好。当时,四川生活物资奇缺,我从未吃过花生米,他一直暗暗记在心里。待到他探亲归来,见到我就说:“给你带来了小礼物,是俺全家人用手剥的花生米,你必须收下。”
    我见那袋花生米足有十余斤,且听老诸说一家人剥了十多天,我认为这礼物太珍贵了,提出要付费用。
    不料,平时从未发火的老诸却生气了:“你这小子知道吧?这是我们全家人的一片心意啊!谁要你的钱。”
    我盛情难却,无言以对,只得收下。
    后来,我把花生米带回重庆,留下一些,大部分分给了我的战友们。